如今各类社交软件已成为大部分人手机上每天打开频率最高、使用时间最长的APP,扫一扫、收付款、朋友圈、各类小程序……不停迭代、不断推陈出新的功能在维持用户黏性的同时,也给了诈骗分子更多可乘之机,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入了“坑”。
今天小汇就要来教教大家,如何一眼识破那些社交软件的网络诈骗套路!
诈骗分子在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,以优惠、打折、海外代购等为诱饵,甚至通过某些非法外挂软件,在聊天或朋友圈中假装将自己定位在国外以骗取买家信任。
待买家付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,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。
小汇提醒:低价可能是馅饼,但更有可能是陷阱!
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欺骗手段添加社交软件好友后,以帮忙砍价、刷淘宝店信誉为由发来二维码或直接发朋友圈,谎称扫描之后可以返佣金、拿红包。
一旦扫描注册信息,就有可能被植入恶意代码,陷入圈套。
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机会将目标对象添加为微信好友,之后伪装成“高富帅”或“白富美”,骗取受害人感情和信任后,即以资金紧张、家人有难、大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。
小汇提醒:生活不是肥皂剧,貌美如花的头像后面说不定藏着个抠脚大汉。
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的善心、爱心将虚构的寻人、扶困、捐助事件以“爱心传递”方式发贴,引起善良网民大量转发并捐款。实则诈骗滥用捐款,或者利用贴内所留联系方式进一步施行电信诈骗。
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发布“点赞有奖”、“注册并转发有奖”信息,要求参与者将姓名、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社交网络平台,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,即以“手续费”、“公证费”、“保证金”等形式实施诈骗。
小汇提醒:“点赞之交”的赞更加不可以乱点哦。
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,发送与官方网站类似的一些链接,比如获奖信息等,或直接植入木马病毒,或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,一旦填入了信息就进了诈骗人员的圈套,引发个人信息泄露或钱财受损。
诈骗分子盗取某人的微信信息之后,克隆其头像和昵称,冒充其本人添加社交平台好友,以借钱周转、帮忙转账等理由骗取钱款施行诈骗。
小汇提醒:请先确认“他”到底是不是你以为的那个“他”。头像、昵称可以相同,但是微信号是没法重复的,平时将微信好友添加备注,也是一个好习惯哦。
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一些典型案例。
其实,看似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抓住了受害者“当局者迷”的心理。
大家遇事多留个心眼、不贪小便宜、增强隐私意识,就一定能拨开迷雾,识破那些花哨的诈骗路数!
最后,小汇提供一个小Tips:
如果遇到不法分子通过微信诈骗不要慌张,除第一时间报警处理之外,还可以登录腾讯110进行微信网络诈骗举报,以免更多人上当受骗。